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小学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 内容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时间:2018/12/28 19:21:00

  核心提示:小学科学是学生科学启蒙的一门课程,区别于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评价,现在教育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真正地获得知识。本文对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简单探索,并就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见...
  小学科学是学生科学启蒙的一门课程,区别于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评价,现在教育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真正地获得知识。本文对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简单探索,并就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分组教学,提高学生合作创新;有效的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一、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生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多数都非常适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本中每一个自然现象都令学生充满好奇心并兴奋、期待着,对于学生这种兴奋的状态,在教学中,非常利于学生与他人进行讨论和深入的探索,每个学生都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学生在分享自己的见解时,也更愿意用科学的语言来对现象进行描述,用科学的方法对现象进行解释。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是给学生多一个反思的机会,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趣味性。
  其次,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小学科学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分类、查阅资料等方式。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为所有参与学习的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与更广阔的思维创新空间。有些问题,单凭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可能无法解决,通过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就能够将问题很好地解决。这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热空气”一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饮用水瓶进行研究,得出哪些水瓶适合学生饮水的判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探讨,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提出的方案也不同,使小组内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具有教育意義也蕴含科学意义。
  二、进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这一点,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要遵循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量的情境模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吸收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多样化的观点,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整合。同时在多元的观点获取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如何产生时,教师先用音叉发音放到水里,溅起水花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再向学生进行提问:“二胡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同学回答说:“拨动琴弦发出的。”老师又问道:“那在拨动琴弦时,琴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老师就可以用一根细线当作琴弦,并模仿拨动琴弦的动作。这时有学生就说“声音不是拨动琴弦产生的,而是琴弦振动产生的”。这个现象就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会在大脑中呈现出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有与概念产生时相似的情境,才能够顺藤摸瓜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链接,防止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缺乏内在的连续性,学生在一个个片段化的知识点中,是无法进行深层次学习的。
  三、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课后时间
  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却非常宽松,教师就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安排学生在课后集体到教室或是实验室中,进行一些安全简单的科学实验。这时,教师可以安排所有的学生都亲自进行实验,并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反应。由于不是在上课时间,学生的心态会相对轻松,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更容易使思维方式得到提高。例如:醋与小苏打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在课下做实验,实验的内容则是“醋与小苏打的比例为多少是,可以使它们完全反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下反复做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二)掌握教学节奏,把控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过程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气氛过于热切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予以提醒,最好是以不要打扰其他班级学习的方式,既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不会因学生对实验的过热反应,当实验结束后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在实验的部分,以至于影响了之后的教学进度。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由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更加热切地关注。在完成实验教学后,教师先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再通过学生的发言的方式,对实验进行过渡,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引入到课本当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实践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有效的科学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学习科学中,无论是对问题的提出或猜想、观察记录、交流结论等等的实验过程,在学生的建构中,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了问题间的联系,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基础,最终让学生构建出自己的认知。学习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点的积累,同时也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而引发的知识结构重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经验,重点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操作中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在科学实验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酷得呀论文网(www.16kdy.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QQ:303092560 蜀ICP备08006331号-1
  • Powered by 明月天软件工作室